中共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7月30日表示,在「一個中國」原則之下,什麼問題皆可以談,包括撤除對台灣的飛彈部署與軍事互信機制。行政院長吳敦義於8月1日回應,「他講的那個(指一個中國原則)我們沒法度同意」,並強調大陸應尊重中華民國主權屹立不搖的事實,才能續創雙贏。

     雖說兩岸針對撤彈與軍事互信機制的空中對話僅僅持續了兩天,但對未來兩岸立場的相互磨合仍有重大意義。

     首先,馬英九總統在就職兩周年演說時表示,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諮商還言之過早,而應在落實經濟合作協議積累互信,先經後政,循序漸進。在7月1日「後ECFA時代國安戰略」記者會上,馬總統再度重申,現在處理兩岸政治問題的時機、條件都尚未成熟。同時,中共涉台部門與學者也很清楚,五都選舉與2012年大選之前,台灣不可能與大陸進行任何政治與軍事談判。

     撤飛彈淡化爭議取美國好感

     北京明明知道台北在現階段不可能談軍事互信機制的問題,為何還要「那壺不開提那壺」?我們相信,北京提出撤彈與軍事互信機制議題,可能是刻意淡化美中兩國因最近美韓軍演與南海主權爭議的矛盾,並爭取華府好感。

     其次,中共軍方在撤彈與軍事互信機制等議題所展現的立場,值得台北審慎以對。從耿的發言來看,北京顯然認為撤彈問題必須在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之下進行。因此,我們認為,除非兩岸政治互信快速提升,北京不太可能先採取撤彈的行動來表達善意。

     第三,依照馬英九總統的說法,北京必須先撤彈,然後兩岸才能進行軍事互信機制的協商,就台北來說,撤彈是前提。而透過耿的發言,北京現在也預設了一個前提,即是將「一個中國」原則作為展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諮商的前提,就北京而言,撤彈只是一個議題而已。我們膽心,雙方在未來如果各有堅持,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談判可能就談不下去。

     當然,這也可理解為是大陸在諮商前的故作姿態,由於台北已將層次拉高到要求北京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層次,因此雙方最後仍可能會回歸「九二共識」。

     軍事互信與停止軍售無法同時

     第四,儘管北京可能希望兩岸能在2012年底以前在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談判上有所突破,但北京並不希望讓台北覺得自己是比較急的一方。另一方面,由於台灣國內共識建立困難,台北自然不可能將政治軍事談判列為當務之急,加上兩岸政治互信也不容易一步到位、兩岸政治定位問題更是曠日廢時;因此,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諮商也可能卡在原點,難以為繼。

     第五,從耿的發言來看,中共軍方仍然強調,如果美軍想要改善與人民解放軍的關係,就要慎重處理對台軍售的敏感問題。但北京應該了解,一方面想要與台灣建立軍事互信機制,一方面又想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,絕對是行不通的。

     如果北京繼續堅持這樣做,我們懷疑,不僅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諮商終將遲遲無法啟動,而且也會影響到兩岸政治定位與和平協議的談判。

 

(作者

  • 陳一新
  • 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)

     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