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代健保草案討論已近十年,不但針對現行健保舊有制度遺留的問題,也針對未來所得結構與經濟社會變遷,提出具體的修正提案,是一個基於客觀實證為基礎,集結多元專業與智慧,提出應興應革的具體解決方案。然而此案能否在這次立法院臨時會通過,實在令人擔心。
二代健保草案範圍涵蓋財務面、組織決策面、品質資訊面以及財務公開等四大項目,有革除積弊(如六類十四目、收支無法連動),也有創新機制(如擴大費基、品質資訊與財務公開),是全民健保制度現代化、透明化、效能化、負擔公平化,更新與適應未來環境必須有的作為。此一修正草案,在今年終於在龐大財務赤字壓力,及適合的政治氛圍下,有難得的修法契機。
而歷經多次會議與逐條討論,爭議極大者所剩不多,其中以「政府分擔比例過低」,「單身懲罰條款」、以及「受雇者中產階級負擔過重的問題」爭議較大。受雇者、中產階級負擔過重的問題,可思考拉大投保所得級距,降低費率加以因應。而擴大納入所得項目,也應是努力的方向,但是其幅度還須視稅收制度努力結果;至於「單身懲罰條款」,在拉大投保所得級距與擴大納入所得項目下,應該可以適度降低其負擔。而政府也可以在高齡少子化趨勢下,參考德國政府針對未成年國民提供保費補助,降低單身家戶分擔。在高齡少子化趨勢下,政府本就應提高健保的負擔,而衛生署也已經承諾。
這些爭議並非無解,無解的是因為在野黨立委退出七月臨時會,加上沒有經過政黨協商,執政黨不敢強行通過,該案很難在臨時會中有結果。但是立法院即已在休會前下決心,額外花費公帑,召開臨時會,審議包括健保修正案,立法院及各政黨黨團、委員,即應信守承諾,針對尚未決定的爭議條文,進行實質審議,給國民一個交代。不應無視於已經獲得許多共識,付出了許多努力後,只因其他政治考量,退出審查,待五都大選來臨,明、後年的立委及總統大選,干擾更大,致使健保改革遙遙無期。陷改革於功虧一簣,全功盡棄,一切必須重來,為智者所嘆息。
各政黨也應該體認到,全民健保是台灣爾虞我詐,自利鬥爭政治社會中,體現台灣社會自助互助、民胞物與、患難扶持、風險分擔的協和社會制度性建構之一。任何宣稱愛台灣的政黨,都應參與制度的更新與擘劃,實踐愛台灣的決心。更不應該該審未審,放棄難得契機,退卻改革挑戰,忍見全民健保制度墮入惡性循環。而應勇於面對改革,把握改革契機,於今年的臨時會加以解決。
國會議員當以國士自居,國民才能以國士視之,政事運作效率與立法品質方足以提升。冀望立委,掌握修法契機,勇於任事,戮力典章制度,給民眾生計,健保一個生機。
(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