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不少人看過大陸導演馮小剛的電影,他最近主張大陸應將「親」、「愛」二字恢復成繁體字,因為簡體字的「親」不「見」,「愛」無「心」。中國大陸不少人討論過簡體字的問題;而台灣應維護繁體字作為中文「正體字」的地位,是值得努力的事情。

繁體字有悠久歷史,就使用人口來說,大陸簡體字有13億人在使用;而繁體字的使用人口主要集中於台灣2300萬人,加上香港數百萬。但人口數量不是決定性因素,繁體字能保持住漢字之美,日本、韓國都能有此體會。現在已經不只一次有大陸菁英人士,發出聲音要求恢復繁體字。之前「政協」會議中有人正式提案,要求恢復繁體字;近來馮小剛要求「親相見,愛有心」,雖只針對「親愛」二字而來,也引起頗多迴響。可見繁體字的文化影響力正在慢慢展開。

當年大陸推行簡體字的邏輯其實很簡單,除了採用草書字體之外,就是取繁體字的部首,或者大量使用形聲字。結果從實務性而言,造成諸多同音字的混淆;從藝術性而言,更損傷了漢字結構之美。大陸上不少人開始主張至少「簡繁並用」。

倒是在台灣,隨著兩岸交流擴大,為了迎接大陸觀光客,台灣各地快速出現簡體字。大陸出版印刷的簡體字版書籍,台灣也有很多人購買閱讀。文化交流乃水到渠成之事,尤其文字和語言的演變有其內部邏輯,未必能夠以政治力加以導向干涉,像某段時間很多年輕人喜歡使用的「火星文」,禁止不了,卻也未必真能流傳下去。

台灣面對簡體字「來襲」,不必如臨大敵;但維護我們使用的「正體字」,也絕不能妄自菲薄。從很多角度看,台灣維護傳統文化「正統」地位的影響力很強,甚至是有些大陸文化界人士羡慕的對象。馬英九總統一直在推動將繁體字「正名」為正體字,甚至要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事實上,包括向海外華人推動中文教育,台灣也應認知到「正體字」的效果和文化影響力,應努力鞏固住此一優勢。

 

【2010.07.16 聯合晚報╱社論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opoftheview 的頭像
    topoftheview

    宜誠鼎峰社區

    topofthev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